自厕所革命开展以来,上海的厕所行业标准一直在国内领先。近几年,上海公厕行业立足“国内领先、国际一流”的发展目标,在标准修订、人文关怀、生态环保、科学管理、服务便民以及文明创建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。
黄浦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区域,150年前诞生了上海的第一座公共厕所。改革开放以后,黄浦区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始终走在全市前列。据悉,黄浦区已对区内的85座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满足舒适化需求
厕所改造对于市容绿化局来说是常规工作,黄浦区的厕所改造已经进行了30年。据黄浦区市容绿化局副局长金亦鸣介绍,黄浦区每10年左右就会对辖区内公厕进行一次装修,对损坏的设施进行修补。“以前厕所就是能让老百姓如厕的地方,不要太臭,过得去就行。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,特别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后,舒适性的需求成为黄浦区厕所改造的全新内涵,推行厕所革命以后,黄浦区开始对厕所进行根本性改造。
过去,公厕一直给人臭气熏天的刻板印象,人们往往是捂着鼻子进去,皱着眉头出来。传统的除臭方法是点蚊香、放樟脑丸、喷洒香水,用香味“掩盖”臭味,实际上臭气依然存在。为了实现最好的除臭效果,黄浦区尝试了很多先进的技术,比如,生物除臭液,让其与臭气的主要来源氨气、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,中和臭气;泡沫封堵技术,用泡沫迅速掩盖排泄物,让臭气无法扩散到空气中;空气负氧离子发生器,制造臭氧,喷洒在空气中,杀菌除臭等等。金亦鸣说:“我们每年都要选出四五座厕所做实验,看效果到底哪个好。”通过对比,他们发现最好的方式还是自然透气,实现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的及时交换。
上海人多地少,条件有限,黄浦区的公厕很多都在地下室或者建筑深处,窗户少,自然通风条件很差,即使使用各种除臭方法,空气的清新度依然不能满足需求。比如,外滩的地下公厕没有窗户,今年5月开始,黄浦区对外滩公厕进行改造,安装了大型的排气抽气通风设备,并在每一个小隔间内安装一个小的通风循环系统,实现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换。目前,自然透气+一种其他的除臭方法是外滩公厕的标配。
科技进步和更新换代推动了瓷砖、洁具的发展。早期的瓷砖具有吸附性,会吸收臭气,黄浦区紧跟时代发展,不断对厕所的瓷砖进行更新换代,从釉面砖到玻化砖,再到现在的金刚砖,逐步解决了臭气残留的问题。金亦鸣自豪地说:“目前区内公厕的墙面上已经没有臭气残留了”。
除了改善气味,自动冲水系统也已经实现全区覆盖,误差率由百分之几降低到了万分之几;LED灯加强照明,提供明亮的环境;一客一洁,保证厕间的干净。
体现城市温度
上海市黄浦区是旅游大区,拥有南京路、淮海路、新天地、田子坊、外滩、豫园等著名旅游地标。自打造全域旅游以来,黄浦区的厕所改造对标《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》,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,1/3达到3A级标准,1/3达到2A级标准,1/3达到A级标准。旅游厕所的标准更加人性化,为提升城市温度,黄浦区在近几年做了很多文章。比如,在厕位内配备挂钩、搁板、扶手、呼叫器,厕所内提供急救包、针线包等。
目前,每座厕所都有残障间、残障通道,为方便无法自行上厕所、需要帮助的人,黄浦区将在今年年底实现25%左右的“第三卫生间”覆盖率,金亦鸣说:“只要他能出门,我们就要让他可以上厕所。”
男厕门可罗雀,女厕大排长队是公厕的普遍现象,黄浦区对厕位比进行改造,由原本的男女1∶1改为2∶3,缓解了女性上厕所排队的压力。对空间特别小的公厕,进行了无性别公厕的尝试。金亦鸣向笔者介绍了位于大林路93号的上海市第二座无性别公厕。公厕的面积很小,只有30多平方米,除了靠近门口的男性小便间外,内设9个厕位,男女混用。金亦鸣表示,这实属无奈之举。这里原本是居民区,基本可以满足周围居民的用厕需求。但是,随着附近地铁8号线和9号线的开通,使用厕所的人数激增,女厕位严重不够。在老城区内,想要扩大厕所面积非常困难,无性别厕所大大改善了女厕排长队的情况。金亦鸣说,“黄浦区还有十几个这种三四十平方米的厕所,有些就可能要做成无性别公厕,不然面积太小了。”
黄埔区内很多厕所装上了显示屏,以显示厕位内有人或者无人,不仅方便人们使用,而且便于管理。管理间内可以检测到一间厕所使用了多长时间,如果超出了正常时间,就会设置自动报警,通知管理人员提供帮助。
反映城市发展
金亦鸣经常说一句话:“厕所整个布局是不是合理,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。厕所建造的标准、规范、新技术的应用,整座厕所管理的水平,反映了这个城市整体的管理水平。”
即将改建完成的武胜路10号厕所就是一个代表。武胜路10号位于人民广场市政府旁,是旅游大巴集散点,人流量巨大。金亦鸣表示,这次改造完成后,武胜路10号厕所将成为上海最标准、最规范、最有内涵、最人性化的厕所。厕所占地面积230平方米,外观上风格古典,采用方形和圆形设计,与附近上海博物馆“天圆地方”造型相呼应,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;厕所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风、自然光,在此基础上,还安装了辅助的通风系统,实现平均三四十分钟室内空气全部替换一遍。除了“第三卫生间”、男女厕位比2∶3,厕位扶手这些基本的人性化服务以外,武胜路10号厕所的一楼大厅还将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,承担旅游咨询、旅游服务、旅游宣传的功能。大厅中设有一个电子屏幕,除了显示厕位信息外,还显示气象信息、旅游宣传信息等。在服务方面,人民广场保洁班班长钱勇介绍,自2017年开始,武胜路10号厕所开始推行“服务真心、语言贴心、保洁细心、环境舒心、顾客称心”的“五心”服务。武胜路10号厕所于5月10号开始改建,预计8月20日建成,9月初投入使用。
从150年前诞生上海第一座公厕,到今天黄浦区拥有85座公厕,基本满足1平方公里4座公厕的要求。从老旧的沟槽式厕所到如今独立的厕间,上海的厕所跟随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沧桑巨变,但这些改变远远没有到达终点。目前,黄浦区厕所布局还有不足,2017年,滨江8.3公里全线贯通,人流量增多,安放了5座临时厕所,以后这些都需要变成正式厕所。世博园区由工业区转变为旅游区,厕所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。金亦鸣表示,到2040年,黄浦区的厕所要达到100座,实现每5分钟的路程内就可以找到一座厕所。
金亦鸣说:“从能上厕所到享受上厕所,这一天肯定会到来,现在厕所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在解决这个问题。我们经历了最初的上厕所收费,到如今的上厕所全部免费使用的过程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们素质的提高,在四五年内,厕所提供免费厕纸、坐便器取代蹲便器、提供免费垫圈、根据季节提供温水等都会一一实现。” |